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体育 > 综合

南京马拉松“岛式穿越”为什么能破圈

2025-11-20 03:28:38
来源:江湖马拉松




今年南马后,最大的热点是南京媒体发布的南马首次使用“岛式穿越”视频,传播效果很好,连央媒也纷纷介入,为这一做法大为叫好。
很难得,马拉松破圈靠的不是负面。
其最大的卖点是方便市民穿行赛道,大大降低了马拉松扰民指数。你们不是总说马拉松封路扰民,老百姓一肚子怨言吗,现在南马通过这种手段,既维护了赛事的正常进行,又保障了市民的出行需求,是不是很完美?
在马拉松圈子内,这种做法其实不算新鲜。国内好几年前就有了,当然是从国外学来的。这两三年,我跑过的多场赛事中,都遇到过类似场景,再早些年锡马也曾用过。






那为什么唯独这次南马出圈了呢?两点,一个是国内大环境的迫切需求,一个是南马做得彻底。
关于马拉松,最近一个阶段发生了什么,大家心知肚明。真的是马拉松出了问题吗?完全个人感觉,我们的马拉松已经足够优秀,这有点拿着放大镜挑毛病的味道。对于马拉松这种大型群众性参与赛事,适度的“乱”是常态,如果不允许其发生,不符合人性。
某种程度上,眼下办马拉松犹如刀尖上跳舞,而且要跳得稳、跳得美,比在平地上还要棒。如此高标准、严要求,赛事必须积极应对,有所回应。
南马选择了“岛式穿越”,跟过去一些赛事用时的小打小闹不同,大张旗鼓,竟然设置了95处穿越点。可以想象,市民横穿赛道,就跟过马路等个红灯似的,肯定不会再对马拉松反感了吧。




人前的风光
赛后南马官方推文中,对于“岛式穿越”只字未提,可能在赛事眼中,从专业视角,就是个正常操作。
当地媒体觉得这是个新闻,用短视频呈现,一下子切中了马拉松的“痛点”,不管圈内的、圈外的,都为这一做法拍手称快。
马拉松太需要这样的宣传、倡导了,其实这只是南马今年诸多工作、很多变革中的一点。
赛前,大家都知道,南马在名额管理上取消了大量的直通,抽签方式上进行了改革,设置了A、B两个抽签段,成绩好的中签率稍高点,满足了各个群体的需求。这在国内是个新创举。






汇跑爱玩各种新技术,像参赛服发放机,这次由按钮式升级为芯片感应式,由志愿者人工投递的方式升级为机器智能投递。
都说马拉松浪费严重,那就多在环保上用力。今年南马存衣包、脏衣物收纳包、南马定制款雨衣均选用可降解材质,赛事完赛袋选用丽新布材质(回收PET塑料瓶片制成的缝编无纺布)。
在南马起点检录入口处,有回收池,选手可以将不需要的衣物和雨衣投放在回收池内。
补给站采用了一体化搭建。尤值得一提的是,补给站垃圾池挡板升级,增加垃圾清扫口,使用工业吹风机对赛道上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,使得补给站的“脏乱差”能够明显改观。




背后的努力
去年,南马的加油鸭爆火,今年又推出了升级版,形象更可爱。
选手加油包里,有一只加油鸭礼品海绵,赛道上的降温海绵也是加油鸭形状。跟加油包里的材质有所区别,南马希望选手可以自发把赛道上的加油鸭带回家,物尽其用,既环保,又减少浪费。
在赛道7、11、13、17、31公里处,加油鸭对观赛市民进行发放,增强市民和选手的互动性。
今年新增了加油鸭周边衍生品,在博览会官方衍生品展位有售卖,还制作了非售卖款的尖叫版加油鸭。选手可以拿去年赛道补给站海绵加油鸭来官方衍生品展位,兑换一只新的尖叫版加油鸭走。






可以看出,一个小小的加油鸭,南马做了多少文章。这实际上跟“岛式穿越”是一个理,将一件事做好、做充分,亦是一种功力。
今年南马最大的一个变化,我认为是完全融入城市了,其不只是比赛前后让大家意识到马拉松的存在,而是贯穿了一整年。
从2月26日的南马会系列活动开启,大半年来南马会搞了好几场活动,在年中有个南马座谈会,畅谈今年南马;8、9月份南京马专题的社区居民代表互动交流会,一气在鼓楼区、建邺区和秦淮区办了三站;还有南马进社区的各类互动,包括放电影等。
马拉松属于城市,真正优秀的马拉松不只是比赛日时的热闹,而是融入城市,在日常生活中,就在市民身边。南马这一年来将马拉松外延无限扩大,做了很多看上去琐碎却极有价值的工作,这正是成就一场顶级赛事的内核,也是每年都会有“出圈”的必然,诚如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。

TAG南京
最新资讯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荐